极端干旱区苏干湖湿地植被分类与变化分析

张腾 , 苗运法 , 邹亚国 , 张孜越 , 冯国平

2024-08-29 中国沙漠 2024   44(卷), 4(期), (null页)

查看原文

  • JCR分区:

    影响因子:

  • 湿地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湿地植被作为该生态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在维持系统稳定性和多功能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掌握湿地植被类型与分布特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极其重要。然而,受湿地植被群落信息缺乏和遥感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对干旱区湿地植被分类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选择中国西北极端干旱区柴达木盆地北部的苏干湖湿地作为研究对象,以116个野外植被调查点以及626个无人机影像植被样本点数据为基础,选择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数据(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和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MultiSpectral Instrument, MSI)构建新的遥感特征数据库,运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苏干湖湿地植被的分类与制图。结果表明:(1)SAR数据和MSI数据的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湿地植被分类的精度,2019、2020、2021、2022、2023年湿地植被分类结果总体精度均超过0.81,Kappa系数分别为0.82、0.84、0.86、0.82、0.82。(2)2019—2023年苏干湖湿地面积总体呈稳定状态,植被分布面积为783.90 km2。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面积增加了28.49 km2,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面积增加了27.21 km2,而水麦冬(Triglochin palustre)、沼泽荸荠(Eleocharis palustris)群落面积减少了64.49 km2。初步认为径流增加和禁牧政策是湿地植被分布变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