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部地区不同林分密度白桦天然林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JCR分区:

    影响因子:

  • 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白桦天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不同林分密度下白桦天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为白桦天然林的保护提供合理的密度参考。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宝库林区白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调查并测定了100—400、400—700、700—1000、1000—1500、1500—2100、2100—2500株/hm2 6种密度下林地的土壤容重、质量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孔隙度、饱和导水率(Kst)、pH值、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和包括C:N、C:P、N:P在内的共17个土壤属性指标,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垂直分布特征上:土壤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和SOC、TN、TP、AN、AK的含量,以及C:P、N:P的比值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而土壤容重和pH值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2)在密度分布特征上:土壤SOC、TN、AN含量,C:P、N:P的比值随密度增加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TP含量随密度增加无显著变化规律,以上这些指标均在密度为100—400株/hm2时达到最大。土壤质量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孔隙度均随密度增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都在密度为400—700株/hm2时达到最大,土壤容重在该密度时达到最小。(3)在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上:研究区土壤C:P、N:P的平均值为97.32、7.36,高于中国土壤平均值,表明土壤P有效性较低。综上所述,研究区白桦林在低密度(100—700株/hm2)时,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相对较好,会更有利于土壤物理结构的稳定和养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