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嵌套序列的内蒙古生态源地优先级识别及管控策略

黄俊涵 , 高阳 , 沈振

生态学报 null   null(卷), null(期), (null页)

查看原文

  • JCR分区:

    影响因子:

  • 科学识别生态源地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前提,对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维护现有景观完整以及保障城市居民健康等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作为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关键环节的重要地区,在气候平衡、水量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内蒙古生态退化问题多有发生,影响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以内蒙古为例,在对生态固碳、生境质量、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估的基础上,通过Zonation模型分析其生态重要性高低的景观嵌套序列,并识别内蒙古的生态源地。评估结果表示四类生态系统服务虽都表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中部的分布差异较大,并且中部地区的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较低。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生态源地面积共353032.4km2,其中内蒙古一级生态源地面积为118040.3km2,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高原和大兴安岭南部等区域,二、三级生态源地依次分布在一、二级生态源地的外围。生态源地与生态红线的叠加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有157444.9km2的生态源地在现有生态红线内,占生态红线总面积的44.6%。未来需考虑如何将生态源地保护优先级识别结果与现有生态保护红线相结合,并针对区域的实际情况,分级分类制定管理规则和策略,促进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更为高效。本研究可为内蒙古及其他干旱区生态安全格局的合理构建奠定基础,为助力国土空间生态可持续提供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