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情报支持平台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 Information Support Platform

碳达峰碳中和情报支持平台

在列表中检索

258
282
198
共检索到 767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2025年8月全球粗钢产量 2025年8月全球70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453亿吨,同比提高0.3%。 各地区粗钢产量 2025年8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80万吨,同比下降3.8%;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077亿吨,同比提高0.4%;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880万吨,同比下降2.8%;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70万吨,同比提高2.1%;中东粗钢产量为380万吨,同比提高21.5%;北美粗钢产量为910万吨,同比提高1.6%;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670万吨,同比下降4.9%;南美粗钢产量为360万吨,同比下降5.0%。 表1:各地区粗钢产量 上述70国/地区提交的数据,其2024年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98%。 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2025年8月,中国粗钢产量为7737万吨,同比下降0.7%; 印度粗钢产量为1410万吨,同比提高13.2%; 美国粗钢产量为720万吨,同比提高3.2%; 日本粗钢产量为660万吨,同比下降3.4%; 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550万吨,同比下降4.6%; 韩国粗钢产量为520万吨,同比下降6.1%; 土耳其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提高7.9%; 德国粗钢产量为260万吨,同比下降10.5%; 巴西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下降4.6%; 伊朗粗钢产量为160万吨,同比提高17.9%。 表2: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发布时间:2025-09-26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阿尔及利亚TOSYALI综合钢厂平整机项目由中钢设备有限公司EPC总承包、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承建机电安装工程。该项目是阿尔及利亚综合钢厂四期热轧1800mm产线的延伸,设计产能80万吨/年。9月8日,平整机项目顺利完成试车,这标志着集团公司在“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进一步提升了在国际钢铁工程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平整机轧机由国内西重生产,是将平整机平整模式、拉矫机拉弯矫平整模式、19辊矫直机辊式平整模式三种不同的平整工艺集于一体的轧线,属全球首创,可全面覆盖不同厚度产品的平直度控制需求。轧线自动化程度高,配备CPC定心装置、EPC纠偏装置、张力计、测速仪、测厚仪等,实现了轧制线高精度的操作要求,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面对该项目工艺复杂、自控系统复杂、实施难度大等挑战,项目部提前编制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夯实技术准备。施工过程中动态优化组织安排,在保障进度的同时严格控制安全、质量。成功克服了牌坊吊装场地受限、吊装资源匮乏、屋面封闭与设备安装交叉作业等多重困难。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得到了中钢和业主的一致好评。为满足设备调试工作的顺利推进,项目部全力以赴,坚持问题不过夜原则,积极与外籍调试专家沟通配合,最终于9月8日实现顺利过钢,较原定9月12日的计划提前四天完成节点目标。 该项目的圆满完成,是集团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入践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成果,充分彰显了我们在高端轧钢工程领域的综合技术实力和出色的项目管理水平。未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优化海外项目组织实施模式,不断提升集团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布局全球市场,与更多国际伙伴开展合作,推动集团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16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新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司司长埃尼亚·利斯蒂亚尼·德维11日表示,印尼需在未来5年付出更大减排努力,否则碳达峰时间可能从2030年调整到2035年。 德维在当日举行的2025年印尼太阳能峰会上作出上述表述。 印尼亟需加快能源转型。当前该国仍主要依靠煤炭发电,交通运输严重依赖石油,2024年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不足6%。然而,该国设定了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如果碳达峰时间推迟5年,那么净零碳排放的时间会被迫延后至2070年,”德维说,“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减排上作出更大努力。” 今年8月,印尼政府公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能源发展计划,拟在5年内建设总规模达100吉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80GW为分布式光伏、20GW为集中式光伏。 德维指出,尽管印尼太阳能潜力巨大,但现实开发严重不足,占全国总装机不足1%,太阳能电站发展面临政策法规缺位、电网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足、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建议构建技术、制造、市场、政策的协同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效并网。 “值得欣喜的是,当前印尼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占比已达到16%的历史最高水平,”德维说。

发布时间:2025-09-16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8月21日,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在英国政府官网发布《净零技术展望》(下称《展望》),对该国关键排放行业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所需的技术组合进行了“最佳估计”,包括工业、供热与建筑、农业/土地利用/废弃物、电力、交通运输五大行业领域(包含18个子行业),并确定了实现“净零目标”所需的研究、开发和示范(RD&D)。 《展望》指出,包括钢铁、水泥、化工等在内的基础工业及食品饮料行业对英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些行业不仅支撑其经济增长,还关乎其国家安全。针对英国钢铁行业,《展望》给出了3种主要解决方案。一是通过可再生能源替代方案取代焦煤,实现高温加热(超过1000摄氏度)和工艺排放的降碳。这包括氢直接还原铁技术、电化学炼铁工艺(如电解沉积法、熔融氧化物电解法)。二是提升废钢产量并实现降碳。这包括在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电弧炉中回收废钢、采用先进分选技术提升废钢供应质量。三是提升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主要聚焦改进废热回收工艺。 《展望》还探讨了可以在五大行业领域均发挥作用的“三大跨领域解决方案”:氢能、生物质,以及温室气体清除(GGR)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其中,氢能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化工领域(作为原料和还原剂)、难以电气化领域的替代燃料(航运用氨和甲醇、航空用电子燃料)、特别难电气化的工业过程高温供热、长时间储能(作为一种低碳可调度能源);生物质涵盖林业、农业和废弃物产生的多种原料,可直接作为燃料使用,结合碳捕集技术可实现负排放,或作为化工过程原料,但英国生物质的潜在用途可能超过可持续来源的供应量,需根据用途优先级进行统筹规划;就温室气体清除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而言,《展望》表示,英国农业、交通运输业、重工业和废弃物管理等领域预计到2050年仍无法完全实现碳中和。因此,在大多数合理的降碳路径中,直接空气捕集与点源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对这些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针对该国钢铁行业,《展望》认为应聚焦氢能应用与生物质利用,一方面通过直接还原铁技术将氢能用于炼钢,另一方面将生物炭作为焦炭的部分替代品,推动形成“颠覆性技术”。 上述18个子行业分别为工业领域的钢铁、水泥、化工、玻璃陶瓷、食品饮料,交通领域的陆运、海运和航空,供热与建筑领域的供暖与制冷、能效及建筑设计,农业、土地利用及废弃物领域的农业、土地利用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废弃物,电力领域的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稳定清洁电力、可调度清洁电力、储能与系统灵活性、输配电。

发布时间:2025-09-16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印度钢铁管理局有限公司(SAIL)再次与普锐特冶金技术签订合同,这次是为其印度Rourkela钢铁厂(RSP)订购第4座热风炉。来自SAIL的第二份订单巩固了普锐特冶金技术作为热风炉技术领先供应商的地位。增加第4座热风炉将使Rourkela钢铁厂能够在工厂生产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现有热风炉依次进行维修。 新的内燃式热风炉将以总承包项目的方式提供,普锐特冶金技术将为此而承担基本设计、详细设计、设备供货、安装施工和全面调试。供货范围将包括炉壳、耐材以及电气和自动化设备(含现场仪表),还将对1级自动化系统进行升级。 内燃式热风炉技术将采用改进的拱顶形状和结构,目的是更有效地处理膨胀和高温。另外,新热风炉还将采用普锐特冶金技术独有的燃烧器设计,以提高火焰稳定性。调试预计将于2026年年中完成,届时RSP将因为第4座热风炉带来的操作灵活性提高而明显受益。 SAIL是印度最大钢铁企业之一,拥有五家联合钢厂和三家特殊钢厂,它们主要位于印度东部和中部地区,靠近本土的原料来源地。 RSP是印度第一家国有联合钢厂,1959年的建成产能就达到100万吨。通过不断投资,该厂已经发展到拥有年产450吨铁水的能力。依靠下游的多套轧机,该厂面向造船、防务、汽车、石油天然气等终端市场生产各种板材、卷材、硅钢和管材产品。

发布时间:2025-09-16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9月4日(周四),淡水河谷正式启用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欧鲁普雷图市的卡帕内玛(Capanema)矿区,米纳斯吉拉斯州州长罗梅乌·泽马(Romeu Zema)等政府领导出席启用仪式。卡帕内玛矿区重启运营,标志着淡水河谷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采矿业务已开启新篇,淡水河谷计划至2030年累计投资670亿雷亚尔。 这些投资将用于打造更安全、更创新且可持续的生产工艺,重点在于推进减少尾矿坝使用、降低碳排放,以及扩大循环开采规模——淡水河谷将在米纳斯吉拉斯州五大综合运营区全面运用新技术支持扩大循环开采规模。 卡帕内玛矿区将使用自然水分选矿,无需用水且不会产生尾矿,从而彻底消除对尾矿坝的需求。这一新生产模式还包括使用5辆自动驾驶矿用卡车,以及应用循环开采解决方案,如对历史废料堆中的铁矿进行再处理。卡帕内玛矿区将使淡水河谷铁矿石年产能增加约1500万吨,这将助力公司实现“到2026年使铁矿石年产能达到3.4亿吨至3.6亿吨”的目标。 为重启这座已停产22年的矿区,淡水河谷已投资约52亿雷亚尔,这些投资用于矿区设施现代化改造及实现与周边矿区协同作业,以优化生产工艺并减少环境影响。该项目施工历时五年,高峰期有约40家企业和6000余名劳工参与建设,且公司优先雇佣本地劳工。该矿区现有雇员800人。 “米纳斯吉拉斯州是淡水河谷转型的核心所在。我们在这里拥有悠久的学习历史,经历了深刻的文化变革,更与米纳斯吉拉斯州人民建立了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将继续与米纳斯吉拉斯州携手同行,我们有信心为这里的可持续发展留下宝贵遗产。卡帕内玛矿区的启用,标志着我们在米纳斯加拉斯州的采矿业务已开启新篇,这强化了我们对以最小环境代价实现更负责任生产的承诺。我们将通过技术创新更好地利用矿产资源,并为减碳提供支持。”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毕闻达(Gustavo Pimenta)表示。 新投资 将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做出的670亿雷亚尔投资,是淡水河谷2030年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旨在通过提升运营业绩打造更灵活的铁矿石产品组合。 投资中的大部分将用于扩大尾矿压滤和干式堆垛的规模,其目标是使淡水河谷米纳斯吉拉斯州运营区的尾矿坝使用比例从30%降至20%。 “这些举措将使优质铁矿石产品组合的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安全,生产这些产品——尤其是高品位球团精粉产品,需要经过选矿。高品位球团精粉对于直接还原钢铁生产路线至关重要,而直接还原路线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米纳斯吉拉斯州在高品位球团精粉产品供应方面具有战略意义,将直接助力钢铁行业减碳。”淡水河谷商务与发展执行副总裁郝杰礼(Rogério Nogueira)解释道。 淡水河谷将投资对米纳斯吉拉斯州五大综合运营区进行现代化改造,并改善矿区岩土结构管理,包括提高连通性、更新车队、部署仪器和加强监测等,以确保该州铁矿石生产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这些投资还将用于推进上游坝去特征化计划,支持矿坝拆除。自2019年以来,这一计划完成进度已达到约60%。在目前剩余的13座上游坝中,8座正在拆除。所有上游坝目前均处于停工状态,并受到淡水河谷岩土监测中心全天候监控。 “我们通过强化管控措施和技术研究,以及与供应商合作开发尖端技术拆除上游坝,持续改进岩土结构管理。我们将员工和周边社区的安全以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是迈向更安全采矿的重要步伐,符合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淡水河谷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毕贺飞(Rafael Bittar)强调。 淡水河谷自2020年起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大力推进循环开采实践,对岩土结构中的铁矿进行再处理,如塞里尼亚(Serrinha)矿区的废料堆、大瓦尔任(Vargem Grande)矿区的大瓦尔任尾矿坝等。这一举措既消除了这些岩土结构的安全隐患,又减少了尾矿处置所需的场地面积,具有环境效益。 2025年上半年,淡水河谷通过循环开采已生产约900万吨铁矿石,较去年同期增长14%。去年全年,淡水河谷通过循环开采共生产铁矿石1270万吨。公司预计到2030年,通过循坏开采生产的铁矿石将占到生产总量的10%,其中80%将来自米纳斯吉拉斯州。 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副产品开发同样成果显著,如可持续砂,该产品过去两年间销量超过300万吨。又如位于伊塔比里图的制砖厂,该工厂将尾矿转化为土木建筑材料,从而使原本会被弃置于尾矿坝和废料堆的材料重新回归生产链。 这些投资预计还将产生约4.4亿雷亚尔的特许权使用费,并将为6万名专业人员创造30亿雷亚尔的薪酬收入。 淡水河谷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业务活动 淡水河谷在米纳斯吉拉斯州雇有正式员工和合同工共6.3万人。根据经济研究所基金会(Fipe)的研究,2023年,淡水河谷的业务活动贡献了米纳斯吉拉斯州GDP的3.5%。过去年两年间,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铁矿石产量则占到淡水河谷总产量的约45%。 淡水河谷还为米纳斯吉拉斯州的艺术文化事业提供支持。2020年至2024年,公司在335个项目上投资了3.7亿雷亚尔,为米纳斯吉拉斯州45座城市的100余万人提供了接触艺术文化的机会。 淡水河谷兼顾采矿与环保,保护了米纳斯吉拉斯州7.3万公顷绿地,这一面积超过州府城市贝洛奥里藏特的两倍。这些绿地部分隶属于淡水河谷,部分则由淡水河谷与奇科门德斯生物多样性研究所(ICMBio)合作保护。其中,淡水河谷在运营区所在城市维护着13个私人自然遗产保护区(RPPN)。此外,公司还对另外4.1万公顷绿地予以保护,包括法定保护区、环境补偿区,以及已被指定用于创建RPPN的区域(目前有待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发布时间:2025-09-10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2025年8月29日,比利时,布鲁塞尔 世界不锈钢协会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表明,前六个月的不锈钢粗钢产量为3190万吨。 世界不锈钢协会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表明,前六个月的不锈钢粗钢产量为3190万吨。 不锈钢粗钢产量 [单位:1000公吨]

发布时间:2025-09-05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据当地媒体报道,非洲最大钢铁生产商安赛乐米塔尔南非公司(AMSA)近日宣布,将于1日起逐步关停长材业务并向员工发送裁员通知。 受低价进口冲击和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该公司长材业务持续亏损,于今年3月面临关停危机。后经南非工业发展公司(IDC)提供16.8亿兰特贷款支持,公司业务获得6个月运营缓冲期以寻求解决方案。 安赛乐米塔尔南非公司首席执行官科布斯·弗斯特(Kobus Verster)近日在致员工的信中表示,由于与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协商未达预期,公司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仍无法解决,电价成本飙升及运输系统恶化等因素持续制约经营,关停长材业务是不得已的选择。 安赛乐米塔尔南非公司前身为伊斯科(Iscor)公司,成立于1928年,是南非最重要的工业企业之一。该公司在南非范德拜尔帕克(Vanderbijlpark)和纽卡斯尔(Newcastle)设有两家长材工厂,是支持当地工业发展和就业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该公司钢铁工厂直接及间接雇佣员工约3500人,关停措施还将波及上下游产业链数千个就业岗位。南非工会组织此前警告称,此次关停将对当地工人及其家庭造成严重冲击,南非全国金属工人联合会(NUMSA)甚至将其称为“社会经济灾难”。

发布时间:2025-09-05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SSAB正在与西马克集团合作,在瑞典新建一个先进、可持续性冷轧厂,设计年产130万吨。借助西马克集团的尖端工艺设备和自动化技术,该冷轧厂将生产用于汽车工业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AHSS)。 SSAB是全球领先的钢铁企业,与西马克集团合作在瑞典吕勒奥(Luleå)新建该可持续性冷轧工厂。该项目标志着SSAB向可持续钢铁生产迈出了重要一步,彰显SSAB公司对无化石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承诺。西马克为该新建工厂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一条采用CVC®技术的酸连轧机组、一条连续镀锌线、一条连续退火和镀锌混线、一条重卷检查线,以及配套的酸再生、磨辊间、钢卷物流系统和水处理等主要辅助设施,这些设备是确保SSAB优特产品质量的关键。该项目高度重视自动化,重点是优化操作流程,包括高效的物料流和精简的物流。新综合厂的年产量约130万吨,将使SSAB能满足对第三代先进高强钢(AHSS)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汽车行业的需求。该新冷轧厂将生产宽度达1,900毫米、厚度从0.4毫米-2.5毫米的带钢,从而确保产品的多样性。 酸轧机组(PL/TCM)的最终技术概念是由SSAB和西马克技术专家一起制定的,重点是实现最佳带钢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实现SSAB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双方共同实施并评估第三代先进高强钢(AHSS)酸洗试验,以验证采用西马克紊流酸洗技术的正确性,堪称为践行合作伙伴关系的典范。 X-Pact®紊流酸洗模型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酸液的消耗。该模型在满足最佳带钢表面质量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过酸洗,从而降低维护和运行成本。X-Pact®紊流酸洗模型采用以氢气这种非化石能源为燃料的酸再生(ARP)对盐酸进行再生,从而显著提高酸洗工艺的可持续性。 依据双方在冷轧领域采用不同轧机技术的长期丰富经验,SSAB最终选择西马克集团特有的CVC®plus4辊轧机技术(连续可变凸度)。第3代先进高强钢(AHSS)的轧制特点是单位轧制力大。为避免轧辊接触压力达到临界水平而可能导致的工作辊剥落等问题,4辊轧机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此外,该方案还能显著降低轧辊采购和磨削的成本、减少轧辊制造过程中的间接碳排放。4辊轧机的高刚度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功能,可根据热轧料的相关材料数据来预测厚度控制的最佳预设值,从而确保SSAB满足带钢全宽度范围内最严苛厚度公差要求。 此外,西马克还将提供磨辊间,以确保生产卓越带钢表面质量所需的最佳的轧辊偏心率和表面纹理。轧辊自动拆装设备和磨辊间管理均系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 通过一系列先进的过程自动化模型和功能,配合增强型辅助系统,实现全自动的过程控制,确保了全线高效率。X-Pact®轧制表计算(X-Pact®PassScheduleCalculation-“PSC®”)作为一种自我优化工艺模型,可预测冷轧过程的轧制力、速度、温度和厚度。X-Pact®高级控制(X-Pact®SuperiorControl)可制定最优的产品切换策略。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减少带钢超差长度,从而提高产品切换过程中的成材率。 GeniusCM®高级振颤状态监测器,可检测并防止冷轧过程中的振颤,从而避免断带并消除厚度波动。宽度偏差最小化功能可减少废料量,并确保带钢在酸轧机组内实现精准定位。 为确保带钢最佳表面质量,西马克将提供两条出众的镀锌线:一条连续镀锌线(CGL)和一条连续退火镀锌混线(CAL/CGL)。这两条线都配备采用电感应式加热和电辐射管相结合的全电加热的炬威工业炉,从而将碳排放量降到最低。这种先进的退火炉能精确控制退火工艺、优化带钢金相组织。先进的气氛控制有利于带钢表面实现最佳的镀锌效果。人工智能加持的X-Pact®微观结构性能模型(X-Pact®MicrostructurePropertyModel)通过使用数据驱动式模型来预测材料特性,并可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进行相应特定调整,从而提高生产率。 为获得最佳表面质量,两条线都配备杜马气刀,该气刀系统可精确控制涂层厚度、确保在整个带钢上的均匀涂镀。可生产包括用于CGL的锌镁(ZnMg)涂层和用于CAL/CGL的铝硅(AlSi)涂层在内的各种涂层,已满足不同的防腐需求,使得SSAB能够满足特定的市场要求。这两条线生产的带钢宽度900-1,900毫米,厚度0.4-2.5毫米,年产量约为65万吨,工艺速度为180米/分钟。 镀锌完成后,重卷检查线(RCL)在确保最终质量评估和检查段的高效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卷检查线内集成的焊机段能够分卷和拼卷。 SSAB新工厂将配备数字孪生系统,用于工艺优化和基于状态的设备维护,以确保效率、可持续性和可靠性。高度自动化实现无缝操作和最少的人工干预,从而实现最佳性能和资源效率。 西马克提供全套电气和自动化系统,包括以变压器和低压配电系统的完整供电方案,以及包括X-Pact®直驱传动在内的专门针对SSAB设备要求的全套传动系统。 除了完整的X-Pact®1级和2级自动化之外,西马克的供货范围还包括工艺测量设备和智能传感器,旨在实现该冷轧厂极致的生产效率和高度稳定的工艺过程。 作为一个中央数据平台,西马克数据工厂以收集来自设备及其自动化系统的所有数据和信号,确保了数字化的准备就绪,并实现了SSAB所有生产基地数字化的全面整合。西马克还为产线配备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实时数据分析和数据驱动的前瞻性决策,从而提高产线的整体性能。 为提高运营效率,西马克还提供AMOVA机器人应用和物流系统,以优化新建冷轧厂内物流,并简化物流流程。这些系统包括先进的功能,如在带钢处理线的钢卷运输区对钢卷进行自动拆捆带、打捆和打标号。 该项目凸显了SSAB和西马克集团之间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因此共同制定了可持续性钢铁生产和技术创新的新标准。

发布时间:2025-09-05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8月20日,必和必拓发布2024—2025年业绩公报。根据这份业绩公报,必和必拓2024—2025财年(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实现当期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260亿美元,同比下降10%;利润率达53%,当期可分配利润为102亿美元,其中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到90亿美元,同比增长14%。 必和必拓在报告中表示,在生产方面,该公司实现了所有资产的全年生产目标,并创下铜矿和铁矿石的产量新纪录。其中,铜矿产量首次超过200万吨。必和必拓继续保持全球成本最低的主要铁矿石生产商地位,2024—2025财年西澳铁矿(WAIO)年产量达2.9亿吨(100%权益基础),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在增长投资方面,必和必拓正持续推进各项布局。在接下来的两个财年内,必和必拓预计每年投入110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和勘探工作。就具体重点项目进展来看,加拿大的詹森(Jansen)项目预计将在2027年中期出产第一批钾肥;智利的埃斯康迪达铜矿(Escondida)增长计划正处于优化阶段;南澳大利亚铜矿项目(CopperSA)拟通过分阶段扩张实现产量翻倍;阿根廷的维库尼亚(Vicuña)铜矿项目也正加速布局,为未来数十年稳定开采奠定基础;西澳铁矿的中期目标为实现年均超3.05亿吨的稳定产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必和必拓将按计划推进到2029—2030财年(2029年7月1日—2030年6月30日),实现自身运营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2020财年(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的水平至少减少30%。近期,其已签署两艘氨双燃料散货船的租船合约,推动航运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与南澳大利亚的澳信集团(Aurizon)合作,通过减少卡车的运输量来降低相关排放水平。 “2024—2025财年,必和必拓通过创纪录的产量、领先利润率和审慎的资本配置,再次实现了强劲的财务业绩。安全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在关键指标上实现了同比改善。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这一强劲表现带来了较好的财务业绩,充分体现了必和必拓在业务运营和战略布局上的韧性。”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韩慕睿表示。 必和必拓在报告中还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前景喜忧参半。受贸易政策变动影响,短期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3%或略低于3%。然而,大宗商品需求依然强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2024—2025财年,中国的铜需求超出预期,铁矿石需求也依托中国强稳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活动而保持韧性。由于供应过剩,焦煤价格有所降低,但中国的政策调整及亚洲新增高炉产能,有望为市场提供支撑。

发布时间:2025-09-01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767条,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