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至22日,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中华预防医学会、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等七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国家级CME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二届循证决策和实施科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培训班”在兰州大学成功举办。为期三天的培训汇聚19场前沿主题报告、3个沉浸式案例拆解及1场“基金写作工坊”,由北京协和医学院邵瑞太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团队联合领衔,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Ross Brownson教授、瑞士日内瓦大学David Henri Beran教授等国内外“全明星”师资授课,吸引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7名公共卫生领域从业者参与,为推动循证理念与实施科学方法落地公共卫生实践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
开幕式现场合影
沙勇忠副校长致辞
9月20日,在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克虎教授主持的开班仪式上,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李全乐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邵瑞太教授分别致辞,强调循证决策与实施科学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价值。当日课程聚焦“循证基础构建”,Ross Brownson教授开篇解读循证公共卫生核心内涵,邵瑞太教授详解人群健康评估与指标体系,David Henri Beran教授分享一百年来I型糖尿病管理的证据转化经验,杨克虎教授演示循证方法在决策管理中的实践路径,Howard White教授剖析证据革命与循证政策的关联;围绕“证据应用能力”,荀杨芹助理研究员、李秀霞教授、李美萱青年研究员、宋旭萍副教授、芦永斌博士后、周奇博士等还系统讲解公共卫生指南制订、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基础,为学员筑牢“找证据、评证据”的理论根基。
9月20日培训班剪影
9月21日课程以“实施科学深度攻坚”为核心,重点破解公共卫生干预“落地难”问题。葛龙教授率先分享证据综合与大语言模型的创新应用,为传统研究注入技术新动能;随后,邵瑞太教授、尹学珺研究员、阎丽静教授组成的专家团,分模块拆解实施科学在慢病防控中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步骤,从实施场景分析、影响因素调查,到干预策略开发、研究设计方法,层层递进解析关键环节;柯嘉雯博士与李佳硕士还现场演示干预工具的实操应用,通过案例模拟帮助学员掌握“如何把事做正确”的核心技能,课程互动性与实用性广受好评。
9月21日培训班剪影
9月22日课程聚焦“实践转化与能力提升”,上午由褚红玲研究员讲解干预措施与实施策略的结局评估方法,随后通过三个典型案例深化实践认知——尹学珺研究员复盘高血压糖尿病照护级联效应研究;葛龙教授解析大语言模型证据综合系统并演练;白亚娜教授分享多金属暴露职业队列的健康研究范式。下午的“基金写作工坊”环节,孙琳研究员、张莉助理教授、袁金秋教授、魏志鹏教授分别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的申请技巧、标书撰写要点出发,结合自身经验提供针对性指导,为学员将培训成果转化为科研项目铺路,课程结束后举行结班仪式。
9月22日培训班剪影
结班仪式上,此次培训班的总设计师与倡导者邵瑞太教授回顾道,首届培训班80余名学员已将实施科学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本届培训班移师兰州并新增“西部公共卫生特色案例研讨”模块,正是为了搭建“证据产生”与“政策制定”的桥梁,帮助学员跨越“知识—实施”鸿沟。他寄语全体学员,要以本次培训为起点,持续深化循证思维,将科学证据与本地公共卫生实践紧密结合,让更多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人民健康,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落地贡献力量。作为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WHO 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主任,杨克虎教授进一步强调,本次培训班紧扣“实用为基、前沿为导”理念,系统呈现了“循证理论-实施方法-实践转化”的全链条覆盖,67名学员跨地域、跨单位交流互鉴,充分展现了公共卫生从业者的专业热情。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将持续发挥跨学科平台优势,为学员后续的证据转化工作提供支持,期待学员能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疾病防控、健康促进等领域产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为西部乃至全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邵瑞太教授主持培训班闭幕式
杨克虎教授在闭幕式发表讲话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公共卫生领域从业者提供了前沿的知识与方法支持,更搭建了国际交流、跨域合作的平台。通过权威师资的引领与实战化的课程设计,有效提升了学员的循证决策与实施科学应用能力,将为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循证理念基层普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END
责 编 | 郭丽萍、吴亚楠
初 审 | 魏志鹏
终 审 | 杨克虎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