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资源

更多...

共检索到13
...
基于大数据元分析的调节效应识别:基础模型与实证检验
作为实证研究中识别因果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调节效应检验有助于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然而该方法存在无法获得真实效应值且外部效度低等问题。受限于原始研究与生俱来的缺陷,循证领域亟待发展出新的调节效应识别模型。本研究采用大数据循证理念,利用循环方法对控制变量进行排列组合,从而模拟了“穷尽”所有可能的原始研究设计,对全部可能的变量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记录所有效应值。进而,使用元分析法对全部原始效应量进行全覆盖式合并,以获得真实的效应值,以此提升调节效应结果的外部效度。最后,本研究以信息贫困研究为例,详细展示了大数据循证视角下调节效应识别的所有流程。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大数据循证理念下的元分析方法体系,从大量原始研究效应中提取了真实效应值,提高了调节效应的外部效度与因果关系识别的可靠性。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的偏倚识别:基于Egger拓展模型的大数据元分析
证据综合是实现学术研究发现向实践指南制定转化的桥梁,元分析作为证据整合与转化工具,是循证体系建设的核心。然而,由于偏倚的存在,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障。针对循证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选择偏移和结果报告偏倚,本研究旨在围绕Egger等发展的模型,通过元回归对其加以拓展,并通过数学分解的方法对选择偏移和结果报告偏倚加以有效识别,从而发展出一种用于识别偏倚的新方法。在建立了精确的偏倚识别拓展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使用一组经验研究数据,验证了拓展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研究提出的拓展模型有效提高了Egger检验的效率,有助于提升元分析质量、构建和完善科学化的循证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体系。
期刊论文
...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域下的中国特色数字人文循证范式述要
[目的 /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人文循证范式自主知识体系是时代的要求。[方法 /过程]本文以“范式”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特色数字人文循证范式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要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 /结论]本文认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集体记忆及其载体,构成了中国特色数字人文循证范式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基础。丰富多彩的传统典籍文献为中国特色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文史互证”指引下具有鲜明中国治学特色的目录学则为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打下了厚重的方法论基础。本文所展开的梳理和解析,有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论文
...
数字人文“一手证据”循证范式研究:基于《鲍氏国策》的共词分析
Summary-摘要: [目的 /意义]蕴藏于原始文献典籍的“一手证据”是展开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途径。[方法 /过程]本文以《鲍氏国策》为例,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共词分析方法为突破口,比较全面地展开了数字人文研究者如何基于来自原始文献的“一手证据”展开系统化的研究。[结果 /结论]本研究针对《鲍氏国策》中“一手证据”的提取,从词频统计、停用词的去除、词义模糊词的识别与剔除等方面,展开了基于词语展开分析时若干基础指标的获取过程;进而,本研究以《鲍氏国策》为例,提供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应用共词网络可视化、聚类系数、中心度指标、结构洞识别等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与指标,对一手证据展开解析的基本程序。本研究所展开的方法,有助于为完成数字人文“一手证据”的循证范式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
数字人文“二手证据”循证范式研究:以敦煌汉简为例
[目的 /意义]随着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兴起,为研究者基于二手资源开展循证研究提供了契机。[方法 /过程]本文首先梳理了数字人文“二手证据”循证范式相关的理论基础,并以敦煌汉简为例对数字人文“二手证据”循证范式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来自CNKI的287篇敦煌汉简相关研究文献的编码分析,检验了信度和效度,并对类目体系展开了综合分析。[结果 /结论]本文提出了循证数字人文基于“二手证据”展开循证研究的包括文献检索、类目编制、“二手证据”要素的综合分析3个阶段,以及证据检索、信度检验环节、效度检验环节和类目构建、证据要素综合5个环节构成的“三阶段五环节”范式。本研究所构建的范式,对循证数字人文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参照和实践指引价值。
期刊论文
...
基于文献证据检索的循证研究效度检验机理探析
通过对原始研究证据加以整合以获得更高层次证据是循证研究的基本目标,而文献证据检索则是循证研究提高效度的基本保障。在对研究效度和测量效度这两类主要效度指标与循证研究的关系加以解析的基础上,对照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获取研究证据的范式,并提出了“循证研究的本质是提高证据整合的效度”的理论观点。进而,通过系统性文献调查,总结了影响循证研究效度的七种因素,并在对循证研究领域证据整合历史发展进程加以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元分析(Meta-analysis)是提高证据整合效度的主要工具。最后,本文从文献证据检索之于循证研究质量的可能影响及科学性评估指标等方面入手,对循证研究效度检验机制的建立展开了前瞻性瞭望。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文献证据检索的内容效度研究
应用一个自建的“饱和”文献数据集,从覆盖度和相关性两个方面,对单项检索、交集式组合检索和并集式组合检索的内容效度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单项检索中“全文”检索的内容效度最高,“题名”检索内容效度最低。交集式组合检索普遍存在内容效度风险,且项数越多,内容效度越低。并集式组合检索内容效度普遍较高但内部差异巨大。这对于夯实循证研究的基础,提高元分析和系统评价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文献证据检索的科学性评价:缘起、指标与趋势
科学化、规范化的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以全面、精准的文献证据检索为基本保障。对文献证据检索的科学性评价在立足于传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指标,以及引入信度、效度等测量工具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饱和度、冗余度、敏感度等指标。基于循证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可以发现,文献证据检索的科学性评价呈现出检索过程趋于标准化、检索结果评价趋于可计量化、不依赖于文献数据全集的自动化评估方法、考虑检索成本的效益等发展趋势。
期刊论文
...
循证数字人文证据整合的基本框架与具体流程研究
[目的 /意义]循证方法已成为管理、教育、经济和法律等社会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如何从原始文献资料中获取和加工证据,以便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议题。[方法 /过程]本文以社会认识层次论作为循证数字人文证据综合的理论基础,解析了循证数字人文证据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并以原始文献和二手文献中的原始证据与二手证据的综合过程为例,演示了多元互证的具体流程。[结果 /结论]本文提出了循证数字人文的证据层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从效度和认知两个方面探讨了循证效度协同问题。基于前序研究,本文还对循证数字人文的多元互证模式与途径进行了归纳梳理。本文所提出的循证数字人文研究中证据整合的范式,有助于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文献证据检索的饱和度与冗余度研究:基本理论与基础数据
文章在传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检索评价指标,以及循证研究证据的分级体系和证据转化整合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饱和度和冗余度科学性评价指标,为循证社会科学领域原始研究文献证据质量的科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依据饱和度评价指标对社会科学领域特定主题原始文献证据采用多种检索方式(参考文献迭代、代表性作者检索)进行系统性检索,构建了一个文献相关度分为高度相关、中度相关、低度相关的穷尽检索文献证据饱和数据集,进而为后续文献证据检索的冗余度等科学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论文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3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