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专题

Topic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所有资源

更多...

共检索到9
...
循证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目的 分析循证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各领域分支学科之间的协同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搜集与循证社会科学相关的研究报告,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9月。采用VOSviewer软件分析纳入研究的作者和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6 969篇,其中中文195篇。最早一篇文献发表于1995年,是关于循证管理的研究。循证社会科学研究发文呈持续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发文最多的国外机构是麦克马斯特大学,国内机构为四川大学。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循证政策、循证实践、循证管理、循证决策的出现频次较高;研究问题集中在循证卫生政策制定、新冠肺炎疫情下大数据的应用、气候变化引起疾病的相关证据和真实世界研究等。结论 循证社会科学各领域间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联系紧密,并且与循证医学存在多层次,多领域的交叉。但国内循证社会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还需要完善循证社会科学方法体系,丰富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加快填补各领域的证据空白,推动循证社会科学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论文
...
循证社会科学和循证卫生决策协同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分析循证社会科学和循证卫生决策的研究趋势,探讨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至2021年12月。纳入循证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及循证卫生决策研究报告。采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分析作者和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相关文献6575篇,其中中文194篇,循证卫生决策研究文献156篇。第一篇纳入文献发表于1995年,关于循证证据管理的研究;第一篇循证卫生决策研究发表于1996年。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社会科学及循证卫生决策的研究热点均集中在循证健康政策制定、循证管理、新冠肺炎疫情下大数据的应用、气候变化引起疾病的相关证据、真实世界研究等。结论:近年来循证社会科学的研究热度不断增长,循证卫生决策研究发展体现出与循证社会科学研究的协同作用,但循证卫生决策研究数量、方法仍有不足,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也较少。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合作、探索研究路径与方法、不断推动循证社会科学和循证卫生决策研究的完善及可持续发展。
期刊论文
...
重离子放射治疗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全面分析重离子放射治疗(HIRT)的研究现状及其热点。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中自建库至2020年12月30日期间的HIRT研究,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分析纳入文献的发表时间、载文期刊、作者国籍、发文机构和关键词等信息,绘制可视化图谱,评价HIRT研究现状。结果 纳入1 862篇HIRT相关文献,其中中文文献347篇、英文文献1 515篇;分别来源于276种期刊,包括中文期刊56种(载文347篇)、英文期刊220种(载文1 515篇)。2017年前HIRT相关文献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2020年发文量有所下降。HIRT英文文献作者来自66个国家,日本、德国及美国之间合作较为紧密,其次为意大利、中国、法国及英国。HIRT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碳离子放射治疗的传能线密度、相对生物学效应及辐射敏感性等方面。结论 HIRT相关文献研究量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2017年—2020年有所下降;当前研究热点为碳离子放射治疗的传能线密度、相对生物学效应及辐射敏感性等。
期刊论文
...
疾病负担研究证据的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疾病负担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来了解已发表的疾病负担研究现状,从而为疾病防控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The Campbell Library、WanFang Data、CBM和CNKI数据库,搜集国内外疾病负担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采用EndNote X7管理纳入文献,采用Excel 2016和VOS viewer分析数据,从文献发表特征、疾病、背景地区、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因病致贫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结果共纳入325篇文献,其中41篇(12.6%)发表于SCIE收录期刊,315篇(97.0%)为原始研究,272个(83.7%)研究来源于中国地区。涉及疾病主要有恶性肿瘤(58篇,17.8%)、糖尿病(29篇,8.9%)和高血压(24篇,7.4%),涉及疾病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住院天数(9篇,2.8%)、并发症(5篇,1.5%)、就诊是否延误(5篇,1.5%)和经济收入(4篇,1.2%)。报告因病致贫的文献为61篇(18.8%),涉及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篇,3.7%)、高血压(10篇,3.1%)、糖尿病(10篇,3.1%)、恶性肿瘤(9篇,2.8%)和乙型肝炎(6篇,1.8%)等。结论目前疾病负担研究多关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现状。不同疾病病情和治疗导致的医疗费用不一、患者人口学特征不同、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情况不一是当前居民"看病贵"和疾病负担重的主要原因。伤残调整寿命年和直接医疗总费用分别是疾病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的主要评价指标。但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提高研究质量;对鲜有涉及的疾病及领域予以更多关注,如导致因病致贫的重大疾病、多病种综合分析和健康投资测算领域等;综合使用各疾病负担评价指标,加强疾病经济负担可比性指标研究。
期刊论文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元分析
目的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选取28篇研究报告进行元分析,研究对象涉及20 834名在校大学生,研究量表主要为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相关系数(r)为效应量,并进行Fisher Z逆转换。结果除父母亲的惩罚、严厉外,其余因子平均效应量的显著性检验P值均<0.01,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效应量绝对值大于母亲;母亲不良教养方式的效应量大于父亲;平均效应量在父母不良教养方式上值均为正。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父亲良好教养方式以及母亲不良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大。
研究证据
...
我国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近10 a来中国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情况,为减少中小学生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2000年至2010年发表的、有关中国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的研究文献,参考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研究质量评价准则评价文献质量,用广义倒方差模型估计交通伤害的Meta合并发生率,并对性别、年级、地区和病例定义标准执行亚组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研究类型和研究质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文献共53篇,总样本量为2 023 082人,交通伤害人数和人次发生率分别为4.58%和5.65%。亚组分析显示,交通伤害人数发生率男生(5.35%)高于女生(3.55%),不同学校类型、地区、病例定义标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通伤害人次数男生发生率(5.00%)高于女生(4.37%),发达地区(0.10%)低于较发达地区(5.52%)和中等发达地区(8.56%),不同学校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1996年版伤害定义标准的交通伤害发生率(7.11%)高于采用2004年版伤害定义标准的发生率(0.5...
研究证据
...
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大学生和中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为在大中学生中进行艾滋病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检索并纳入的国内34篇有关大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和中学生"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病人的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和"是否接受与艾滋病病人同班上课和一起学习"的正向态度率分别提高了17%,25%和24%。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端正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有较好的效果。
研究证据
...
近5年我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元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近5 a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分析结果,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 I)选取60篇我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报告,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和分析。结果 5 a来我国大学新生的SCL-90的60项研究与全国常模比较的平均效应量D值为0.28,9个因子除强迫与精神病性为中等水平外,其余均为低效应;自定义的10项自变量中,农村与城、县,师范类与非师范类,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均为中等差异,其他属于低效应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除个别群体、个别因子存在问题外,整体属于健康水平。
研究证据
...
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Meta分析
目的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实证性研究进行回顾研究,为改善教师心理健康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现有中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确定具体的文献纳入标准,得到26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最后采用Meta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性教师的焦虑和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性教师;高校中老年教师在多数症状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青年组;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中小学教师。结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应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研究证据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9条  共9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