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客观和主观估计的基础上研究发达国家的幸福感。我们来看看评估幸福感的方法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利用跨国实证研究的数据,我们分析了幸福感的主观感知和客观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基于国际市场研究组织益普索MORI、欧洲社会调查(ESS)、国际社会调查计划(ISSP)等进行的调查,以及学术文献,我们的研究显示了个人对现实的感知有多扭曲,这是研究社会福祉的一种新方法。我们的分析表明,个人对幸福感的各个方面的看法与客观统计数据中这些方面的表现方式不同。他们通常过于强调日常生活中的消极方面,以及各种威胁和风险,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个国家。同时,他们低估了积极方面。本文讨论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这一趋势与有限的个人意识、媒体歪曲的事实以及其他操纵公众舆论、利用真实和想象的问题和恐惧的来源有关。此外,幸福感感知的错误在很大程度上与制度环境的质量、平等机会、对正义的看法等有关。我们发现,突出消极方面和低估积极方面会影响生活满意度、影响偏好和形成反应,以及社会、经济和政治行为。鉴于个人行为是由主观的现实观驱动的,感知上的错误不仅可能导致个人幸福感的下降,而且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