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失败的尝试和新的建议

Reforming China’s Electricity System: Unsuccessful Attempts and New Proposals

【作者】 Mun Ho ; Zichao Yu

查看原文
分享到:
中国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系统,2015年发电量为5700太瓦时,而美国的发电量为4100太瓦时。该系统与大多数国家的系统截然不同——电网公司由国家所有,发电部门由国有企业主导。中国的电力系统在燃料组成方面也很不寻常——2014年,中国70%的电力生产仍然来自煤炭(尽管过去十年风能和太阳能快速增长),约占煤炭总消费量的一半。这种对煤电厂的巨大依赖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这种污染继续成为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世界的28%来自化石燃料,其中大部分来自煤炭(81%)。到目前为止,电力行业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因此国际社会对政府的电力政策非常感兴趣。政府正在进行一项重大改革,引入电力市场和放松价格管制,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另外,它还计划引入一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系统,该系统将涵盖自然包括电力行业在内的主要行业。为了向感兴趣的政策界提供这些变化的背景,我们在一份新的RFF报告中描述了中国电力系统的组织(与王忠民合著),重点是发电调度系统。,电力部一直是垄断所有人,直到1985年开始进行重大改革,建立了私人发电机。如今,调度系统(决定在任何特定时刻使用哪台发电机的系统)仍然由政府运营的组织控制。直到最近,中国的电力调度基本上是基于平等分配制度,即每个发电机(无论其效率如何)在特定省份获得相同的年使用小时数。这与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不同,在这种系统中,发电机按价格投标。,过去二十年的各种改革旨在改变调度系统,使更高效、更清洁的煤电厂能够在总电力需求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并包括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然而,这些都不是很成功。改革包括改变调度公式,以及引入发电权交易(每个发电机在总需求中分配一定份额,并可以出售发电权,而不是实际生产电力)。其他旨在降低价格的变化包括发电商和大型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谈判。鉴于这些政策的无效性,中央政府开始了一项新的重大改革努力,于2015年发布了一项关于“深化电力部门改革”的法令,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还发布了详细的建议和指导方针,以启动试点项目,试验更市场化的调度系统。,了解失败改革的制度特征和历史是分析拟议市场变化的关键。我们的讨论注意到,中国的治理结构以及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阻碍了早期的努力。特别是省级机构,在管理包括电力部门在内的经济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和权力。每个省都希望保护其发电商以维持就业和税收,并经常抵制中央使国家体系合理化的努力。,在这样的体制背景下,我们正在将正在进行的工作重点放在2015年和2016年的改革提案上。我们将研究实施市场调度系统的挑战,包括从美国改革努力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要使电力和碳市场在中国良好运作,需要电力部门改革政策和拟议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之间的仔细协调。我们还将分析拟议的交易系统与基于市场的调度系统在当前监管环境中的表现。

相关资源

智库报告
2024-07-23
Maya Domeshek
智库报告
2024-07-16
Beia Spiller ,Danae Hernández-Cortés ,Neha Khanna ,and Mehri Moheb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