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底以来,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通货膨胀迅速大幅上升,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侵略战争后,通货膨胀进一步加速,主要是受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的推动。某些类别的家庭特别脆弱,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消费支出都用于能源和粮食。本文根据国家微观家庭预算调查和CPI数据,量化了物价上涨对家庭福利的影响。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家庭购买力的下降幅度估计从日本的3%到捷克共和国的18%不等。这一下降是由大多数国家的能源价格推动的,尤其是丹麦、意大利和英国,而在捷克共和国和美国等通胀更为广泛的国家,能源价格的作用较小。在所有考虑过的国家中,通胀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相对大于高收入家庭。农村家庭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通常比低收入家庭更严重,这是由能源价格上涨推动的。为了缓冲弱势家庭免受通胀上升的影响,特别是能源价格的影响,这些调查结果要求仔细确定收入和价格支持措施的目标,尽管这些措施在行政和后勤方面很复杂,同时考虑到它们对经济活动、通胀以及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环境目标的影响。
2022年7月1日修订部分税法的法案(《2022年补充财政购买力措施法案》),发布于《2022年政府公报》,286。2023年3月23日,荷兰政府宣布了以下遏制能源价格上涨的措施:
我们使用一个由91个经合组织国家对(14个国家)的12个可贸易部门组成的小组,研究了最近浮动汇率期间与购买力平价的偏差。(1) 我们发现一些证据表明,偏差与汇率波动以及运输成本呈正相关。(2) 一旦我们控制了这两个因素,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相比,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自由贸易区似乎并没有显著减少与购买力平价的偏差。(3) 尽管仅使用1973年后的数据,我们还是能够找到购买力平价均值回归的有力证据。样本中非EMS国家与PPP偏离的估计半衰期约为四年零四分之三,EMS国家为四年零四分之一。(4) 我们发现均值回归率存在非线性的证据:对于初始偏差较大的国家对,收敛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