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专题

Topic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所有资源

更多...

更多...

共检索到20
...
循证信息贫困研究: 回归分析
本书是为循证领域的研究者展开定量证据综合奠定基础的专著。本书借鉴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对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以期为循证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生产”原始证据提供支持。具体而言,本书以一个围绕“信息贫困”而展开的真实研究项目为案例,通过将来自实际研究场景的定量数据应用于回归分析,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如何借助回归分析方法获取大量的原始证据。在获取这些原始证据后,方可应用元分析等方法对其加以综合,从而实现循证研究综合证据以获取真实效应值的目标。
图书
...
基于大数据元分析的调节效应识别:基础模型与实证检验
作为实证研究中识别因果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调节效应检验有助于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然而该方法存在无法获得真实效应值且外部效度低等问题。受限于原始研究与生俱来的缺陷,循证领域亟待发展出新的调节效应识别模型。本研究采用大数据循证理念,利用循环方法对控制变量进行排列组合,从而模拟了“穷尽”所有可能的原始研究设计,对全部可能的变量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记录所有效应值。进而,使用元分析法对全部原始效应量进行全覆盖式合并,以获得真实的效应值,以此提升调节效应结果的外部效度。最后,本研究以信息贫困研究为例,详细展示了大数据循证视角下调节效应识别的所有流程。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大数据循证理念下的元分析方法体系,从大量原始研究效应中提取了真实效应值,提高了调节效应的外部效度与因果关系识别的可靠性。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的偏倚识别:基于Egger拓展模型的大数据元分析
证据综合是实现学术研究发现向实践指南制定转化的桥梁,元分析作为证据整合与转化工具,是循证体系建设的核心。然而,由于偏倚的存在,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障。针对循证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选择偏移和结果报告偏倚,本研究旨在围绕Egger等发展的模型,通过元回归对其加以拓展,并通过数学分解的方法对选择偏移和结果报告偏倚加以有效识别,从而发展出一种用于识别偏倚的新方法。在建立了精确的偏倚识别拓展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使用一组经验研究数据,验证了拓展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研究提出的拓展模型有效提高了Egger检验的效率,有助于提升元分析质量、构建和完善科学化的循证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体系。
期刊论文
...
循证社会科学总论
基于循证社会科学这一以证据的生产、转化和利用为核心的医文工交叉学科的内在属性,从学科认识到研究利用再到成果呈现的全周期视角出发,本书主要对循证社会科学的基本认识、社会科学的证据知识转化、循证研究的撰写与报告规范,以及循证社会科学的经典文献及实践案例进行阐述、梳理或示例,以弥补当前我国循证社会科学研究的不足。
图书
...
数字人文“一手证据”循证范式研究:基于《鲍氏国策》的共词分析
Summary-摘要: [目的 /意义]蕴藏于原始文献典籍的“一手证据”是展开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途径。[方法 /过程]本文以《鲍氏国策》为例,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共词分析方法为突破口,比较全面地展开了数字人文研究者如何基于来自原始文献的“一手证据”展开系统化的研究。[结果 /结论]本研究针对《鲍氏国策》中“一手证据”的提取,从词频统计、停用词的去除、词义模糊词的识别与剔除等方面,展开了基于词语展开分析时若干基础指标的获取过程;进而,本研究以《鲍氏国策》为例,提供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应用共词网络可视化、聚类系数、中心度指标、结构洞识别等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与指标,对一手证据展开解析的基本程序。本研究所展开的方法,有助于为完成数字人文“一手证据”的循证范式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文献证据检索的内容效度研究
应用一个自建的“饱和”文献数据集,从覆盖度和相关性两个方面,对单项检索、交集式组合检索和并集式组合检索的内容效度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单项检索中“全文”检索的内容效度最高,“题名”检索内容效度最低。交集式组合检索普遍存在内容效度风险,且项数越多,内容效度越低。并集式组合检索内容效度普遍较高但内部差异巨大。这对于夯实循证研究的基础,提高元分析和系统评价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
效度视角下的循证社会实践探析——基于社会工作、管理与法学三领域的比较研究
立足于效度视角,通过系统性文献调查,对循证社会工作、循证管理和法循证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来自CNKI中相关研究文献的共词聚类分析,就循证社会管理领域典型研究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就外在特征而言,我国社会管理领域的循证研究大致始于2003年,研究的差异体现在地域特征明显、基金资助情况各异等。从研究议题和分析方法来看,三个领域的循证理论在建设方面都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路径,研究均深度不够、范围不广,方法的运用不够广泛、科学、规范。社会工作、管理和法学都形成了一些“循证+”特定子领域,各领域循证研究议题各有特色等。基于此,促进我国循证社会科学长远发展应注重以下方面:进一步提升对于循证方法和技巧使用的规范化程度,循证实践遵循统一循证效度标准,加强循证社会科学领域的平台和机构建设,科研基金给予该领域研究进一步的支持。
期刊论文
...
基于文献证据检索的循证研究效度检验机理探析
通过对原始研究证据加以整合以获得更高层次证据是循证研究的基本目标,而文献证据检索则是循证研究提高效度的基本保障。在对研究效度和测量效度这两类主要效度指标与循证研究的关系加以解析的基础上,对照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获取研究证据的范式,并提出了“循证研究的本质是提高证据整合的效度”的理论观点。进而,通过系统性文献调查,总结了影响循证研究效度的七种因素,并在对循证研究领域证据整合历史发展进程加以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元分析(Meta-analysis)是提高证据整合效度的主要工具。最后,本文从文献证据检索之于循证研究质量的可能影响及科学性评估指标等方面入手,对循证研究效度检验机制的建立展开了前瞻性瞭望。
期刊论文
...
循证社会科学和循证卫生决策协同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分析循证社会科学和循证卫生决策的研究趋势,探讨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至2021年12月。纳入循证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及循证卫生决策研究报告。采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分析作者和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相关文献6575篇,其中中文194篇,循证卫生决策研究文献156篇。第一篇纳入文献发表于1995年,关于循证证据管理的研究;第一篇循证卫生决策研究发表于1996年。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社会科学及循证卫生决策的研究热点均集中在循证健康政策制定、循证管理、新冠肺炎疫情下大数据的应用、气候变化引起疾病的相关证据、真实世界研究等。结论:近年来循证社会科学的研究热度不断增长,循证卫生决策研究发展体现出与循证社会科学研究的协同作用,但循证卫生决策研究数量、方法仍有不足,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也较少。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合作、探索研究路径与方法、不断推动循证社会科学和循证卫生决策研究的完善及可持续发展。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文献证据检索的科学性评价:缘起、指标与趋势
科学化、规范化的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以全面、精准的文献证据检索为基本保障。对文献证据检索的科学性评价在立足于传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指标,以及引入信度、效度等测量工具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饱和度、冗余度、敏感度等指标。基于循证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可以发现,文献证据检索的科学性评价呈现出检索过程趋于标准化、检索结果评价趋于可计量化、不依赖于文献数据全集的自动化评估方法、考虑检索成本的效益等发展趋势。
期刊论文
...
循证数字人文证据整合的基本框架与具体流程研究
[目的 /意义]循证方法已成为管理、教育、经济和法律等社会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如何从原始文献资料中获取和加工证据,以便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议题。[方法 /过程]本文以社会认识层次论作为循证数字人文证据综合的理论基础,解析了循证数字人文证据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并以原始文献和二手文献中的原始证据与二手证据的综合过程为例,演示了多元互证的具体流程。[结果 /结论]本文提出了循证数字人文的证据层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从效度和认知两个方面探讨了循证效度协同问题。基于前序研究,本文还对循证数字人文的多元互证模式与途径进行了归纳梳理。本文所提出的循证数字人文研究中证据整合的范式,有助于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
抑郁症患者运动干预的证据图谱
目的通过证据图谱方法系统识别、描述和评价抑郁症患者运动干预相关研究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7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获取抑郁症患者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综述/Meta分析。采用Cochrane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AMSTAR-2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架构,建立证据图谱研究框架,利用EPPI软件和Microsoft Excel2019工具进行数据提取和编码,采用气泡图综合呈现研究人群、干预类别、原始研究样本量及系统综述/Meta分析纳入研究数量、结论分类等信息。结果最终纳入101篇随机对照试验和52篇系统综述/Meta分析。101篇随机对照试验中,共涉及3类干预策略,15种不同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未特指的运动干预(28篇,27.72%)和瑜伽干预(19篇,18.81%)。主要研究结局包括b1.精神功能(92篇,91.09%)和d9.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19篇,18.81%)。3类干预策略中康复类占比最高,共计47篇(46.53%),主要研究人群为其他特指的抑郁症患者(19篇,40.42%),如重度抑郁症及老年抑郁症患者,46篇(97.87%)结论被归类为"有益"或"可能有益"。52篇系统综述/Meta分析中,共涉及9项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未特指的运动干预(17篇,32.69%)和瑜伽干预(12篇,23.08%)。主要研究结局包括b1.精神功能(41篇,78.85%)和不良反应(12篇,23.08%)。3类干预策略中治疗类占比最高,共计34篇(65.38%),其中,研究人群主要为其他特指的抑郁症患者(27篇,79.41%),如成年抑郁症和抑郁症孕产妇,28篇(82.35%)的研究结论被归类为"有益"或"可能有益"。同时,干预环境/背景主要为门诊和住院环境。结论证据图谱结果显示运动干预策略主要聚焦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主要研究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精神功能),且有效性显著。对于步行、自行车、气功、阻力训练和运动游戏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干预时间、干预的不良反应等方面,仍需未来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期刊论文
...
文献证据检索的敏感度研究:基于循证视角
文章在传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检索评价指标、循证研究证据的分级体系和证据转化整合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敏感度科学性评价指标,为循证社会科学领域原始研究文献证据质量的科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抽样匹配展开敏感度评价实证检验发现:连接符and比or更能降低检索结果的敏感性; 从敏感度的角度看,为提高查准率,可以优先原则基于“篇名”项的检索式,为提高查全率,则可以选择“摘要”项的组合或单项检索作为补充。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文献证据检索的饱和度与冗余度研究:实证检验
文章基于前序研究所提出的饱和度和冗余度科学性评价指标和所构建的饱和文献数据集,对文献证据检索的饱和度和冗余度进行评价发现:单项检索时主题检索项效率最高; 使用and连接组合项时应避免加入题名检索项; 组合检索中“主题or题名or关键词or摘要”检索效率最高。
期刊论文
...
文献证据检索的信度研究:基于循证视角
在传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检索评价指标,以及循证研究证据的分级体系和证据转化整合理论基础上引入了信度评价指标,为循证社会科学领域原始研究文献证据质量的科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前序研究得到的文献证据数据集进行信度评价发现:出现“关键词or全文”检索项在高相关数据集中重测信度更高,出现“关键词and摘要”的检索项在中相关数据集结果最稳定; 复本信度检验结果显示:中相关数据集中出现“关键词or全文”和“摘要or全文”检索项的复本信度都很高,而在高相关数据集中,又出现“主题or关键词”的可靠性较强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文献证据检索的饱和度与冗余度研究:基本理论与基础数据
文章在传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检索评价指标,以及循证研究证据的分级体系和证据转化整合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饱和度和冗余度科学性评价指标,为循证社会科学领域原始研究文献证据质量的科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依据饱和度评价指标对社会科学领域特定主题原始文献证据采用多种检索方式(参考文献迭代、代表性作者检索)进行系统性检索,构建了一个文献相关度分为高度相关、中度相关、低度相关的穷尽检索文献证据饱和数据集,进而为后续文献证据检索的冗余度等科学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论文
...
循证社会科学与新文科建设的共同逻辑及发展框架研究
循证思想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之后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逐渐得到清晰呈现,1992年,循证医学概念的提出为这一思想的科学化表述提供了完美载体,循证思想得到了快速传播和学科认可。在循证医学发展的科学影响、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结果、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革新、社会重大问题的治理需要等因素驱动下发展而来的循证社会科学,在新文科建设中迎来了发展契机。新文科建设与循证社会科学发展有着共同的发展逻辑、内在逻辑与整合逻辑,循证社会科学的新文科建设需以坚守先进理念方法、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增进学科内外交流、推动证据转化应用为发展框架。
期刊论文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经济学的融合发展——基于循证逻辑的证据研究
基于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进程,传统经济学面临着研究范式固化、决策科学性欠佳、成果解释现实不足等巨大挑战; 同时,新文科建设对经济学提出了交叉融合、学科自新及贴近时代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引入以当前可得的最佳证据为研究核心的循证理念恰逢其时,其科学的研究范式为实现经济决策科学性、政策实施有效性和成果应用实践性提供了崭新视角。文章基于循证理念构建了全证据链框架,围绕管理者、研究者、实践者三方利益主体,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学政策、研究文献以及高校改革情况分别进行了证据生产、证据评价以及证据实践等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学发展随国家政策的变化,深切体现了各阶段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要求下经济学的融合发展特征,但在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实践性方面仍有不足。未来,经济学应深度融入新文科建设,推动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学者献智有效、高校推广实践的融合发展路径。
期刊论文
...
循证社会科学视角下的新文科建设路径研究
新文科的提出有着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信息技术发展驱动、文科复合型人才稀缺等多重背景,目前学界对新文科的认知与阐释因科学视角、学术视野、学科气质的差异而并不聚焦,所给出的新文科建设路径或有宏观指导价值而无实践操作价值,或只聚焦单一学科的新文科建设而不具有复制性。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循证社会科学是一门新兴的文医交叉学科,以证据为核心的循证社会科学对新文科认识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理论视角。从循证社会科学的视角来看,循证理念是新文科建设的最大公约数,科学证据是新文科建设的最便通桥梁,循证社会科学可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循证决策支撑和循证实践支持。在具体建设路径上,新文科建设需要以循证实践理念为参照,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以循证社会科学为选择,重视学科交叉建设;以循证学术研究为补充,加强科学理论创新。
期刊论文
...
推动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从学术自觉走向学术行动——2019“循证社会科学”论坛综述
1992年加拿大学者Gordon Guyatt等在JAMA发表Evidence-based medicine.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一文,标志着循证医学的正式诞生。短短不足30年间,循证医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跨学科、跨地域合作的创新模式,不但迅速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领域和医学教育领域,而且于20世纪90年
期刊论文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0条  共20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