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资源

更多...

更多...

共检索到64
...
乡村医生应对未来疫情的能力——基于甘肃省乡村医生调查数据分析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应对新冠疫情现状、困难及培训意愿,分析乡村医生是否具备了应对未来疫情的能力,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建议。方法:2023年3~6月,采取方便抽样对甘肃省武威市两个区县中59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描述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81%以上的乡村医生自我认知在新冠个人防护、对症治疗、基本药品使用、居家防护、中医药防治、新冠防治常识及健康教育等六方面较为熟悉,但近半数(49%)对如何判别感染患者不太熟悉;86%的乡村医生有参加新冠培训意愿,80%最倾向线上学习材料推送的培训方式,76%首选小组学习的组织方式。结论:乡村医生应对未来疫情的实际能力仍有局限性。未来还需从加强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改善外部环境的资源供给两方面,提高其应对未来疫情能力。
期刊论文
...
循证社会科学的统计基础
本书是为循证研究领域初学者设计的统计学入门读物。本书重点介绍了描述性统计等统计学基础知识,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帮助读者掌握在循证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描述和分析方法。同时,本书结合统计理论,应用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Stata操作,让读者在理解统计理论的同时能够进行实战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应用性。
图书
...
膳食减糖策略有效性的证据图研究
目的 通过证据图方法系统识别、描述和评价膳食减糖策略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膳食减糖策略有效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1月10日。采用AMSTAR-2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利用Excel 2019软件设计数据提取表,提取相关关键信息,采用气泡图综合呈现干预类型、系统评价/Meta分析纳入研究数量、结论分类等信息。结果 共纳入1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纳入研究根据不同干预措施特点总结为10项干预类型,其中行为改变策略、健康饮食、糖税、物质替代、糖标签、社区干预的研究结局表现出明显有效性,而社会认知模型、减糖指南、健康素养、知识态度行为模型则少有明确的有益效果,说明在理论基础上的干预类型收效甚微。结论 目前证据图显示行为改变策略、健康饮食、糖税、物质替代、糖标签、社区干预具有有效性,同时也存在健康素养、知识态度行为模型等有效性不明确的减糖策略和干预空白。且基于理论方面的膳食减糖策略的有效性证据相对匮乏,未来仍需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期刊论文
...
基于大数据元分析的调节效应识别:基础模型与实证检验
作为实证研究中识别因果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调节效应检验有助于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然而该方法存在无法获得真实效应值且外部效度低等问题。受限于原始研究与生俱来的缺陷,循证领域亟待发展出新的调节效应识别模型。本研究采用大数据循证理念,利用循环方法对控制变量进行排列组合,从而模拟了“穷尽”所有可能的原始研究设计,对全部可能的变量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记录所有效应值。进而,使用元分析法对全部原始效应量进行全覆盖式合并,以获得真实的效应值,以此提升调节效应结果的外部效度。最后,本研究以信息贫困研究为例,详细展示了大数据循证视角下调节效应识别的所有流程。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大数据循证理念下的元分析方法体系,从大量原始研究效应中提取了真实效应值,提高了调节效应的外部效度与因果关系识别的可靠性。
期刊论文
...
证据驱动的循证决策国际进展、趋势与展望
起源于上世纪90年中期英国政府的循证实践,近年来在全球战略规划制定、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网络搭建、跨部门协作等方面涌现出诸多新进展,推动了循证决策的快速发展。上述新进展显示出循证决策已成为全球治理和政策制定的共同愿景、循证决策制度化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的治理创新、证据流动系统成为循证决策的基础遵循、多元化证据产品贯穿于循证决策全过程等发展趋势。随着循证决策助推国际战略规划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证据获取体系、证据评估系统、多样化证据产品将得到快速发展,政府决策者的循证决策能力将得到快速提升。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的偏倚识别:基于Egger拓展模型的大数据元分析
证据综合是实现学术研究发现向实践指南制定转化的桥梁,元分析作为证据整合与转化工具,是循证体系建设的核心。然而,由于偏倚的存在,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障。针对循证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选择偏移和结果报告偏倚,本研究旨在围绕Egger等发展的模型,通过元回归对其加以拓展,并通过数学分解的方法对选择偏移和结果报告偏倚加以有效识别,从而发展出一种用于识别偏倚的新方法。在建立了精确的偏倚识别拓展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使用一组经验研究数据,验证了拓展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研究提出的拓展模型有效提高了Egger检验的效率,有助于提升元分析质量、构建和完善科学化的循证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体系。
期刊论文
...
循证社会科学总论
基于循证社会科学这一以证据的生产、转化和利用为核心的医文工交叉学科的内在属性,从学科认识到研究利用再到成果呈现的全周期视角出发,本书主要对循证社会科学的基本认识、社会科学的证据知识转化、循证研究的撰写与报告规范,以及循证社会科学的经典文献及实践案例进行阐述、梳理或示例,以弥补当前我国循证社会科学研究的不足。
图书
...
个体预后与诊断多变量预测模型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规范(TRIPOD-SRMA)解读
临床预测模型通常使用多个变量的组合来预测个体的健康结局,然而针对同一结局往往存在着多个预测模型,这增加了选择合适的模型用以指导临床实践的难度。近年来,使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评估和总结预测模型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它们对于关键信息的报告往往存在不足。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2023年3月国外学者在BMJ发表了TRIPOD-SRMA报告规范。考虑到国内此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本文结合实例对该报告规范进行解读,旨在帮助国内学者更好地理解与应用TRIPODSRMA报告规范,以期帮助提高相关研究的整体质量。
期刊论文
...
针刺疗法研究证据报告规范的结构性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梳理针刺疗法研究报告规范问题,为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报告规范关键问题的遴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 和VIP数据库,捜集针刺疗法报告规范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1月.根据SPIDER模型构建目标问题并制定纳入、排除标准,采用CASP对纳人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定性系统评价主题综合法分析、归纳、整合针刺疗法研究证据报告规范问题,建立问题条目池.结果 共纳入4个国家的66篇文献,其中17篇为定性研究,49篇为定量研究.CASP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较高,且英文研究质量高于中文.采用主题综合法归纳出7类22个问题条目,7类问题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和其他报告规范问题,22个条目包括"是否需要报告针刺疗法的具体类...
研究证据
...
轻度老年认知障碍的非药物整合式干预:单个案研究
Summary-摘要: 背景 认知障碍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孤独感,以及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目的探讨非药物整合式干预对轻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抑郁、孤独感、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基于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研发了认知功能训练、身体运动、情绪管理、社会连结、健康生活习惯5个维度的非药物整合式干预方案,采用A-B-A单个案受试者设计,于2021年6—12月展开对3名确诊为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进行为期3个月,1次/周,60 min/次的干预。于基线、干预3个月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中文版孤独量表(DJGLS)从认知功能、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抑郁情绪、孤独感5个维度评估3名老年人各量表得分并分析其变化。并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维度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纳入研究的3名老年人年龄为74、70、73岁,均已婚、与配偶和孙辈共同居住。3名老年人的MoCA基线得分为21、22、24分,干预3个月后为28、26、27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25、19、23分;GSES基线得分为25、30、27分,干预3个月后为29、29、30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28、31、28分。SF-12基线时得分为69、32、51分,干预3个月后为81、81、83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78、38、59分。GDS-15基线得分为4、8、2分,干预3个月后为2、6、1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1、8、4分。DJGLS基线得分为8、7、8分,干预3个月后为5、5、4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5、5、7分。半结构访谈资料表明,受试者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抑郁情绪、孤独感、自我效能感5个维度均有改善。结论 对于患有轻度老年认知障碍的受试老年人而言,从认知功能训练、身体运动、情绪调节、社会连结、健康生活习惯5个维度开展非药物整合式的干预是有意义的,轻度老年认知障碍老年人的MoCA、SF-12、GDS-15、DJGLS得分在干预3个月后均有改善,GSES得分在干预后效果不理想,所有维度得分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呈递减趋势。
期刊论文
...
应用复杂系统模型进行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经济学评价指南的解读
为了响应卫生经济学建模者更多地应用合适的复杂系统模型去解决公共卫生领域的复杂挑战的需求,由40余位复杂系统模型和经济学评价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制订、并于近期发布了应用复杂系统模型进行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经济学评价的指南。本文对该指南的制订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最终提高我国公共卫生研究和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改善国民的健康水平。
期刊论文
...
针刺疗法研究证据报告规范的结构性分析
目的 系统梳理针刺疗法研究报告规范问题,为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报告规范关键问题的遴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针刺疗法报告规范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1月。根据SPIDER模型构建目标问题并制定纳入、排除标准,采用CASP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定性系统评价主题综合法分析、归纳、整合针刺疗法研究证据报告规范问题,建立问题条目池。结果 共纳入4个国家的66篇文献,其中17篇为定性研究,49篇为定量研究。CASP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较高,且英文研究质量高于中文。采用主题综合法归纳出7类22个问题条目,7类问题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和其他报告规范问题,22个条目包括“是否需要报告针刺疗法的具体类型”“是否需要报告基于原始研究类型及其数量”等。结论 现有的针刺疗法研究中存在较多的报告规范问题,因此有必要整理归纳出针刺疗法网状Meta研究的报告规范关键问题,为制订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报告指南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期刊论文
...
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报告规范关键问题研究
目的 遴选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报告规范的关键问题。方法 结合前期文献调研和定性系统评价,形成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报告规范的问题条目池,发放函询问卷,利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进行关键问题的遴选。结果 遴选出关于是否需要报告针刺干预细节(如针具类型、所用腧穴、进针数量、进针深度、留针时间、针刺手法、针刺疗程等)、疾病或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针刺医师的资历等21个关键问题的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报告规范关键问题清单。其中,网状Meta分析报告规范(PRISMA-NMA)回答的关键问题仅有摘要、方案与注册及资金来源三个部分,剩余19个均为针刺疗法相关的报告规范问题。结论 构建针刺疗法网状Meta报告规范关键问题,提高相关研究的规范性与严谨性,更好地发挥其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
期刊论文
...
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调查与评价: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
目的 评价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为提高我国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整体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获取自建库至2023年7月20日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和PRISMA 2020(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2020)分别评价纳入的系统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结果 共纳入发表于2015—2023年的55篇系统评价文献,其中12篇为Meta分析,最常见的研究主题为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糖尿病。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需改进的内容主要涉及AMSTAR的条目1、4、5、6和10,报告质量需提高的内容主要涉及PRISMA 2020的条目7、10a、12、13a-f、14、15、16a-b, 17、20b-d、21、22、23d、24a-c、25和26。纳入的系统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r=0.58,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较长的篇幅、近期发表和受到基金资助与更高的方法学质量相关(P<0.05);较长的篇幅、近期发表、发表为定性系统评价和受到基金资助与更高的报告质量相关,但更多的作者却与更低的报告质量相关(P<0.05)。结论 当前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整体较低,尚有待提高。
期刊论文
...
循证政治学:基于循证决策分析的理论建构与研究方法论
随着全球冲突蔓延和各类风险加快集聚,如何有效促进“科学研究”与“科学政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融合发展,成为现代政治系统建设与政治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循证决策分析的现实发展需要,本文通过采用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等研究方法,对循证政治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可拓深空间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循证政治学是在循证社会科学发展基础上的重要理论创新,可为政治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支持,为有效整合政治领导、公共价值和科学证据等政治发展的基本要素提供学理依据。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循证政治学的全面发展有助于通过“政智化”赋能而促进“最佳政制”体系的完善,在总体上促进政治学知识体系实现研究—决策—实践的全程有效转化和长效机制运行。
期刊论文
...
循证社会科学从证据到决策:来自全球证据委员会报告的启示
随着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各行各业对证据与决策关注日盛,成为改变研究的计划、生产、综合、实施以及知证决策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全球证据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两份报告的发布,进一步强调知证决策在应对社会挑战中的重要性。随着循证社会科学理念的传播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从证据到决策的生态系统,为不同决策者应对社会挑战提供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旨在对《全球证据委员会报告》解读,阐述证据的需求和供给、全球公共产品以及应对社会挑战的八条核心建议,提出循证社会科学从证据到决策生态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相关对策,促使证据成为各类决策者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中心。
期刊论文
...
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的发表现状调查
目的 梳理分析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NMA)的现状和热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搜集关于针刺NMA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采用Excel 2019设计资料提取表,对纳入研究的发表特征、研究特征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和编码,运用VOSviewer 1.6.16软件进行作者、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13篇文献,2019年以后发文量显著上升。73种期刊刊载了相关研究。贡献较为突出的是以张金焕为代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但不同团体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热点关键词主要集中在针刺相关措施、疾病种类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结论 针刺网状Meta分析发表量持续增长,表明其关注度日益提升。载文期刊分布较分散,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缺乏跨界合作。因此,应加强不同地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与拓展针刺研究,构建系统化的研究体系。
期刊论文
...
循证教育学研究方法与实践
循证教育学是一门由循证医学与教育学交叉发展而来的新兴交叉学科,致力于将最佳证据与教育教学情境、教师的专业智慧和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教育研究、教育管理决策和教育教学实践。本书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案例相结合的设计框架,由循证教育学研究方法篇和循证教育学研究实践篇组成。内容由浅到深,系统全面,既有循证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介绍,也有循证教育学的研究实践及方法解析。
图书
...
偏头痛干预网状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与方法学质量调查
目的 评价偏头痛干预网状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和方法学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搜集相关的网状Meta分析,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3月4日。由两位作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for Network meta-analysis(PRISMA-NMA)和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 2(AMSTAR-2),分别评价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和方法学质量。结果 共纳入发表于2016~2022年的18篇网状Meta分析。报告质量尚需提高的方面主要涉及PRISMA-NMA的条目5、11、S1、15、16、20、S5、22、23和24;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篇(17%)整体方法学质量为低,其余15篇(83%)均为极低,需要改进方面主要包括AMSTAR-2的条目2、7、10、12、13和15。结论 偏头痛干预网状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和方法学质量尚有待提高,建议在制作和报告网状Meta分析时应遵循和参考PRISMANMA清单和AMSTAR-2工具。
期刊论文
...
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快速动态循证要览
目的 为总结现有最佳证据,评估治疗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医疗工作者、公共卫生工作者及新冠病毒感染人群提供实践指导,制订本版快速动态循证要览。方法 遵循《快速动态循证要览制订方法与流程》,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证据利弊、证据质量、公众和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成本、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等因素,形成实践要点。实践要点最终形成针对新冠肺炎非重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12条实践要点。非重型患者:(1)针对恶心呕吐、腹泻者,可使用寒湿疫方或葛根芩连丸;(2)针对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或咳嗽者,可使用化湿败毒颗粒(汤)、金银花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或热炎宁合剂;(3)针对鼻塞流涕、咳嗽、低热、恶风寒、倦怠乏力者,可使用清肺排毒颗粒(汤);(4)针对发热、恶寒、咽痒、干咳、口咽干、便秘者,可使用透解祛瘟颗粒;(5)针对高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者,可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或喜炎平注射液;(6)针对可能进展为重型的高风险患者,在症状出现5天内可考虑使用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或VV116。重型患者:(1)针对高热、烦躁、口渴者,可使用参黄颗粒或血必净注射液;(2)可尽早使用瑞德西韦。危重型患者:症状出现5天后的重型/危重型患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IL-6受体抑制剂和巴瑞替尼
期刊论文
  • 首页
  • 1
  • 2
  • 3
  • 4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0条  共64条,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