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资源

更多...

共检索到50
...
基于大数据元分析的调节效应识别:基础模型与实证检验
作为实证研究中识别因果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调节效应检验有助于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然而该方法存在无法获得真实效应值且外部效度低等问题。受限于原始研究与生俱来的缺陷,循证领域亟待发展出新的调节效应识别模型。本研究采用大数据循证理念,利用循环方法对控制变量进行排列组合,从而模拟了“穷尽”所有可能的原始研究设计,对全部可能的变量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记录所有效应值。进而,使用元分析法对全部原始效应量进行全覆盖式合并,以获得真实的效应值,以此提升调节效应结果的外部效度。最后,本研究以信息贫困研究为例,详细展示了大数据循证视角下调节效应识别的所有流程。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大数据循证理念下的元分析方法体系,从大量原始研究效应中提取了真实效应值,提高了调节效应的外部效度与因果关系识别的可靠性。
期刊论文
...
循证视角下的偏倚识别:基于Egger拓展模型的大数据元分析
证据综合是实现学术研究发现向实践指南制定转化的桥梁,元分析作为证据整合与转化工具,是循证体系建设的核心。然而,由于偏倚的存在,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障。针对循证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选择偏移和结果报告偏倚,本研究旨在围绕Egger等发展的模型,通过元回归对其加以拓展,并通过数学分解的方法对选择偏移和结果报告偏倚加以有效识别,从而发展出一种用于识别偏倚的新方法。在建立了精确的偏倚识别拓展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使用一组经验研究数据,验证了拓展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研究提出的拓展模型有效提高了Egger检验的效率,有助于提升元分析质量、构建和完善科学化的循证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体系。
期刊论文
...
散偏远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元分析
目的 了解近10年来散偏远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变化情况,为散偏远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全文数据库中运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的符合标准的文献,并用R软件包“Meta”(版本6.2-1)进行元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16篇文献,研究对象5 375名,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抑郁、人际敏感、躯体化和焦虑因子高于2016版军人常模(WMD=0.29、0.26、0.26、0.24,P均<0.001);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人际敏感和强迫因子在不同地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2.8、5.83,P<0.01、=0.05);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敏感受到研究年份和实验组样本量的影响;抑郁因子受到实验组样本量的影响;敌对因子受到被试者年龄的影响。结论 散偏远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2016版军人常模,问题主要集中于抑郁、人际敏感、躯体化和焦虑方面,个别因子受研究年份和实验组样本量等影响。
研究证据
...
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目的 综合考察近20年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思路。方法 对106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 MHT)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n=67 382)进行元分析。结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8分。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随年代上升(R2=23%、1%、7%;Ps<0.05),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随年代下降(R2=5%、6%、10%;Ps<0.05)。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得分略高于非留守小学生(d:0.26~0.39,Ps<0.05),进城务工随迁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得分略高于当地小学生(d:0.28~0.37,P<0.05)。结论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年代变化趋势喜忧参半。留守小学生、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相对欠佳。研究差异受年代、学生类型的影响。
研究证据
...
近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为探究近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对近十年我国学者所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调查结果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近十年我国大学生SCL-90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表明近十年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明显;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表明女大学生可能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得分存在差异显著,提示对不同年级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须有不同侧重点。
研究证据
...
健康焦虑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关系及调节因素的元分析
为探究健康焦虑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关系及调节因素,揭示现有相关实证研究缺乏统一结论的原因,文章从个体、工具方法和情境等3个维度综述影响二者关系的调节因素,采用元分析方法,纳入23篇研究文献共计7,242个独立效应量,进行主效应及调节效应检验。研究发现:健康焦虑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相关关系,且验证了年龄、健康焦虑测量工具、数据收集方式、研究设计以及文化情境的调节作用,而个体健康状况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研究证据
...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比较:元分析的证据
为澄清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不一的争论,基于科学临床经验的分类方法,将心理健康问题分为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并采用元分析方法纳入1 043篇研究文献,囊括大中小学生2 905 979名,详细比较了2010—2020年我国大中小学生内外化问题检出率的共通点与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检出率为18.9%,内化问题总体检出率为20.0%,外化问题总体检出率为11.7%,区域特点与年份不同是造成内外化问题检出率波动的共同因素。同时,研究系统考察了这十年间我国学生各类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大小、分布特点、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其总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抑郁与睡眠问题(均为22.2%)、自伤行为(20.1%)、焦虑(18.1%)、自杀意念(13.6%)、自杀未遂(3.3%),学段、经济区域、检出工具和检出时间、年份等是影响上述总体检出率的关键原因。而人口统计学特征如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与否则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提出心理健康研究重在“深耕细作”、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对症下药”、心理健康服务重在“追根溯源”、心理健康政策制定重在“与时俱进”等相关教育对策和建议。
研究证据
...
1996-2019年我国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元分析
目的 为探究我国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随年代变化状况,以达到提高飞行安全的目的。方法 采用元分析方法将检索筛选的47篇原始文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效应量分析,以探索我国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群体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结果 1996-2004年间,人际敏感因子在均值上与年代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2005-2013年间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和年代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1996-2019年飞行员强迫因子得分总体上最高,恐怖因子的得分总体上最低;2014-2019年间与1996-2004年间相比整体效应量均值(d=0.22)和2014-2019年间与2005-2013年间相比整体效应量均值(d=0.22)在中效应区间,年代间有显著差异;军航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与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 相关部门可根据我国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情况,制定干预策略,提高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证据
...
2010~2020中国内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
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莫衷一是,为整合调查结果并分析其原因,对2010~2020年来检索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显示:(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25.2%,95%CI=[0.16, 0.37])、抑郁(14.6%, 95%CI=[0.12, 0.18])、焦虑(12.3%, 95%CI=[0.06, 0.23])、攻击行为(4.1%,95%CI=[0.02, 0.10])、退缩(3.8%, 95%CI=[0.02, 0.06])、违纪行为(3.7%, 95%CI=[0.02, 0.07])、躯体化(3.6%,95%CI=[0.02, 0.07])。(2)测量工具、检出标准、检出时间是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不一致的关键因素。总体而言,我国小学生除了睡眠问题、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偏高外,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尚可。未来应开发适合中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工具及检出标准,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精准干预提供支持。
研究证据
...
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
将游戏引入教学是否真的有益于教学?学界对此展开了诸多研究,但结果不一。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和元分析方法对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以求得更科学的结论。本研究检索了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中外数据库,根据PICOS原则排查所有对比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最终纳入27篇原始文献,然后利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游戏化英语和体育教学、小学游戏化教学、50人以内的集体游戏化教学对学生学业成就提升优势显著,确定有效;2)将教学过程游戏化和教学中运用数字小游戏对学生学业成就提升优势显著,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确定有效;3)游戏化数学教学、50-100人集体游戏化教学、基于传统游戏的游戏化教学、基于虚拟游戏的游戏化教学、理论课程的游戏化教学和采用激励机制的游戏化教学均对学生学业成就提升可能有效,结论不确定,解释或运用需谨慎。
期刊论文
...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场景应用研究——基于79篇实验研究论文的系统分析与元分析
近年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VR)与教育的融合不断加深,VR在细分学科教学中的优势日益凸显。基于VR的腹腔镜手术模拟器(Virtual Reality based Laparoscopic Simulator,以下简称VRLS)成为VR技术在医学教育中极具优势和增长点的典型应用场景。实践中,VRLS已被许多医院手术技能培训中心和医学院引入,为医学生手术学习和技能训练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但从学术的角度,VR应用于医学教学场景中的优势和影响仍未形成统一结论。该研究系统地检索并筛选79篇相关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重点探究VRLS对于医学教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VRLS对于医学生腹腔镜技术水平作用的综合效应值为0.72,使用VRLS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学习绩效;(2)对于医学生的学习绩效,VRLS与箱式模拟器、视频训练及传统训练方式相比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自我效能感、深度(空间)感知能力、组织处理能力等维度上效果更为显著;(3)VRLS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反馈对于医学生学习绩效提升起到正向作用;(4)基于效率和基于时间的训练方式对医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的效果...
研究证据
...
中国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
目的:对国内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包括影响二者关系的研究特征,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运用元分析方法对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分析,其中纳入元分析180篇原始文献,样本总量为79711人。结果:①心理健康与主观支持(r=-0.336,P0.05)。结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密切,且二者之间存在调节效应。
研究证据
...
近13年中国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元分析
目的对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结果进行元分析,明确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对2006~2018年文献进行检索与筛选,最终得到103篇文献,包含77 156个样本。以最新的全国成人常模和大学生常模为参照标准,使用RevMan4.2对所得数据进行元分析。结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介于全国成人常模和大学生常模之间,其中人际敏感、焦虑得分显著高于成人常模;不同性别和生源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大;近13年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总体上升趋势。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突出的问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研究证据
...
近10年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为探究我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元分析方法,对2009至2018年间76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研究生SCL-90的测查结果与全国成人常模、青年常模作比较的平均效应量D分别为0.08和0.04,为低效应;与大学生常模相比D值为0.33,为中等效应,其中强迫、偏执因子差异显著;在4个亚组的元分析中,男生与女生,硕士生与博士生为中等效应;新生与高年级研究生,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均属低效应。这说明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性常模分布相当,没有表现出群体特殊性,只是在群体内部或个别因子上存在一定差异。
研究证据
...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元分析
目的对中国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在中国知网和Fulink文献资源平台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平均水平,主要突出的症状是:躯体化(RR=0.313,95%CI:0.128~0.498),抑郁(RR=0.272,95%CI:0.098~0.447),焦虑(RR=0.247,95%CI:0.098~0.397)和恐怖(RR=0.189,95%CI:0.088~0.289)。结论空巢老人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高于非空巢老人,女性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所纳入研究存在一定偏倚性,但是结果是稳健的。
研究证据
...
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SCL-90量表的元分析
研究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调查结论并不一致。为整合这些不一致的调查结果,分析其原因,收集近十年的87篇文献(106个独立样本)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2010年常模相比,除人际敏感和焦虑因子达到中效应水平外,其余因子以及整体水平与常模无显著差异;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大学生常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并非严重。(2)性别整体差异不明显,在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存在差异。(3)出版效应和地域效应显著,即文献出版类型和区域发展水平会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改善的趋势。
研究证据
...
SPOC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
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高校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模式。随着SPOC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对SPOC式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层出不穷,且大部分研究呈现教学效果良好的结论。但是,这些基于小样本的研究结论并不能作为推广SPOC翻转课堂的证据。因此,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比分析SPOC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并通过元分析方法对其效应值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加大样本量,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本研究通过检索2007年1月至2018年7月ERIC、Teacher Reference Center、Education Research Complet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大型数据库以及Cochrane Collaboration Library、Campbell Collaboration Library、EPPI、WWC、System for Information on Grey Literature in Europe (Open SIGLE)等在线研究平台,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查所有对比分析SPOC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量化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最终纳入的19项原始对照研究提取相关数据。本研究利用Rev Man Manager 5. 3软件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SPOC翻转课堂的考试成绩、知识理解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均高于传统课堂; SPOC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及格率、优秀率、协作能力均无显著差异;学生对SPOC翻转课堂的学习兴趣、认真程度、学习参与度、满意度均较高。鉴于纳入研究的诸多局限性,该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期刊论文
...
2007-2017年儿童患者家长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运用元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儿童患者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元分析共纳入29篇文献,研究发现:(1)与全国常模相比,儿童患者家长的SCL-90总分效应量达大效应(d=2. 44,p 0. 1),焦虑因子达大效应(d=0. 87,p <0. 001),剩余7个因子达到中效应(d=0. 336-0. 752,p <=0. 001);(2)与健康儿童家长相比,儿童患者家长在抑郁因子达大效应(d=0. 933,p <0. 001),其余8个因子与总分达中效应(d=0. 381-0. 711,p <=0. 001);(3)性别亚组分析显示总分与九个因子效应量的95%CI均包含0,均不具备统计意义。结论:与全国常模和健康儿童家长相比,儿童患者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较差于普通人和健康儿童家长,其中最突出的分别是焦虑和抑郁问题。儿童患者男性家长与女性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
研究证据
...
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目的考察我国医学生基于SCL-90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百度文库中,以"医学生"、"心理健康"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采用CMA2.0统计软件对文献进行元分析,考察我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1)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青年相当,除人际敏感(d=-0.26,P0.05)。(2)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大学生,两者在9个因子上的效应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躯体化d=-0.55、人际敏感d=-0.51、抑郁d=-0.61、偏执d=-0.54的效应量达到中等水平。(3)性别、年级、专业、地区因素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结论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今后的调查研究需要注意人口学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研究证据
...
中国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具备专业技能,更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关注和了解近几年中国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十分必要,而元分析则为对已经发表的相关量化研究文献再次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使用元分析软件CMA 3.0对2011年至2015年发表的、以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的28篇文献,共计20713名高职生进行元分析,并进一步在纵向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了比较;横向上,在高职生群体内部进行了性别、来源以及年级的差异比较。在此基础上,从全人、全阶段、全生涯教育等视角,通过鼓励高职生心理自助、帮助高职生完成不同阶段心理成长,以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等举措,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提供援助。
研究证据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0条  共50条,3页